我与师生共筑梦-高建会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6日 17:19  点击量:

“中国梦 我的梦”征文比赛二等奖

我与师生共筑梦

档案馆 高建会

看到“中国梦 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不由得浮想联翩 ,每每走到校园的小路上,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梧桐树参天耸立,心头总有暖暖悠长的回味,欣慰和骄傲涌上心头----梧桐树,成材了;学子们,成才了;工程大,长大了!我与师生共同筑就西安工程大学的昨天,立足今天,共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根基将由我们筑就并在我们手中实现,能不由衷的欣慰和骄傲吗!

回顾自己大学阶段的求学史,就是和师生共筑校园美梦、成就校园美梦、体味校园美梦的历史。从踏入泥泞不堪的校园小道开始,注定和工程大学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共同发展壮大。1982年9月入学的那一天,大雨瓢泼,但却丝毫没有减退迎新老师迎接我们的热情。报到之时,老师们问寒问暖细心到问我的来源地,没有想到,竟然成了老师永远的记忆,每每见面一声亲切的称呼,令我瞬间回到年轻时代。20年后的师生聚会,同学们一致邀请所有教过我们课程的老师到场,一见面,年逾花甲的老师竟然能够直呼出学生的姓名,多么的亲切啊,这种感情的生生不息和永远纠结,是师生同甘共苦,共同谱写教育教学发展曲的真实写照!

来到只有五座大楼的校园,开始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并且参与学校的建设。那一颗颗雪松,有我栽植的汗水,如今巍然屹立,成为永远装扮校园绿色的使者,生机勃勃,给人青春与活力;那一颗颗梧桐树,洒落金色一片,春去秋来,迎来一届届莘莘学子,送走一批批成才青年,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建设自己的梦想家园。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我用从老师身上汲取的知识和营养,传承发展和丰富一届一届学子的知识家园;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循循善诱塑造师生的高尚灵魂和精神乐园;负责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探究教育教学发展的未来趋势,不言并且不甘落后;参与两个校区的建设,用汗水浇灌小小树苗,收获绿色、青春和营养!

有人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大师是筑就千千万万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1999年以来,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大学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工程大人有了自己培养成长起来的纺织材料学家姚穆院士,涌现出一批批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先进工作者,学生人数也由2200多人增加到24000多人,本科专业从几个增加到60个,并且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校园从一个金花校区占地300多亩发展到临潼校区共计1600多亩,过去的系发展为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学校从单一教学型发展为教学研究型并重的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每一次实践,参于其中,见证了工程大人“实业报国 负重奋进”办学传统、“务实开拓 砥砺前行”、“秉承传统 再创辉煌”精神的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风雨沧桑一百余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正是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筑就校园辉煌梦的创业史!看看工程大学发展成长的历史烙印,又有谁不相信她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历史缩影呢!

年轻那时候,有的是干劲,有老师的带领,没有错,从来不计较得失和回报,倒是老师总是给我们悄悄送来惊喜:一个红色印章盖在“奖”字上面的笔记本、一只油笔、一声铿锵有力的“好样的!”、一声轻轻的“加油!”…..,这些鼓励和荣誉,至今珍藏和享用,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工作之余,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更多的是甜甜的回味:老师的敬业,陪我们到深更半夜,辅导完毕功课回家,要翻越铁栅栏大门而过,我尊敬的老师,生怕打扰了门卫师傅的休息;种树的时候,你挖坑,我浇水,他培土,有劲的使劲再往上提一提,让苗子也伸展伸展手脚和筋骨,飒爽英姿,好在历经风雨中茁壮成长!

有师生的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学校在一天天的发展中壮大:从98年接受教育部对新建高校的合格评估到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到14年10月接受陕西省教育厅专家组进校巡视诊断,结果从“合格”到“优秀”再到专家为学校实现既定目标建言献策,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自己从担任西北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系材料组组长到担任西安工程大学材料组组长,亲自参与材料准备和两次自查报告地撰写,在梳理回味学校的变迁变化中字字句句地推敲凝练学校办学精神和特色内涵;从主要负责东教学区租赁地盘办学到临潼校区建成使用,工程大学的醒目大字巍然屹立在骊山脚下,那巨大的圆弧形大门紧接地气,架起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喷泉后面鲜花丛中绿底的“为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努力奋斗”的红色醒目大字,在向来来往往的国内外友人诏示,工程大学人正在为实现自己高等教育的强校梦、强国梦而不懈努力!

回顾过去,工程大学经过百年风雨历练,发展壮大,已经为国家培养出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10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平台上,工程大学人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提高质量30条”和“2011计划”,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破解“三大难题”,一定能够为实现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我们有幸,国家历经苦难,再创辉煌,将主要矛盾转移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求上来,恢复高考成就了无数学子的“大学梦”,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在三代中央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参与和见证改革开放,抓住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解决人们温饱之后,连续翻两番、奔小康,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我们有幸,接受精英化教育,参与大众化教育,筑就全民接受高等教育和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到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的转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的不断拓展,工程大学似乎从昔日朦胧的孩童成长为具有青春、活力和充满朝气的阳光青年,正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行,奔向美好未来!

畅想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描绘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十八届三届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设想,这张美丽的画卷,要靠千千万万师生共同挥毫泼墨、精心描绘,祖国壮美的山河,靠师生共同添砖添瓦,浓妆淡抹!

如今,我有幸负责学校校史编撰工作,回顾与师生共同奋斗的岁月,细细体味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内涵所在,对“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地形成发展有了深层次地理解和认识,一代代工程大学人正在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决心继续和师生一起,同心协力,用好手中的纸和笔,描绘明天更加绚丽的工程大学,记录师生与我共筑美好梦想的点点滴滴…..师生的所作所为,将是工程大学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财富,若干年后,我们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只会为投身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的伟大实践而由衷地自豪与喜悦——《西安工程大学年鉴》将铭记每一位为实现强校梦想而做出贡献的建设者!

上一条:中国梦 我的梦 一个教师的“梦想独白”-姒晓霞
下一条:中国梦 我的梦 有梦就能远行-周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