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之六十二:用热爱,点亮一盏盏明灯——记第六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赵婧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 15:05  点击量:

“我热爱这份职业,我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时光。”聊起自己的教学生涯,赵婧谦逊地笑着。她说,从读书起,老师这个职业一直是她藏在心底的梦想……

赵婧,博士,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教11年来,她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勇挑重担、争做表率,她勤恳务实、乐教乐业、以身作则,取得了不凡的工作业绩,也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六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赵婧以扎实的基本功,严谨规范的授课过程,新颖的教学方式打动了各位评委,斩获工科组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三尺讲台守初心

赵婧回忆道,在攻读硕士的时候,她的导师是一位年近70的老教授。上课时,这位老师讲解到位,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富有激情,她的课堂板书,堪称“神作”,一版接一版,那沉稳大气的字迹,让人感到异常兴奋,相信谁看到这样的课堂板书,都会倍受鼓舞。赵婧直勾勾地盯着讲台,那一刻,眼前的这位一头银发的老教授在发着光。

来到西安工程大学工作后,赵婧如鱼得水,她遇到了郑长征和朱文庆两位教授。面对赵婧这样一个好苗子,两位教授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与感悟倾囊相授,希望青年教师坚守初心,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事业中。

赵婧说,她最佩服老教授们无论是主课还是副课,都会精心准备,手写的文字讲义,手绘的图示都让她非常佩服,讲稿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这些体会对于当时一个刚入校工作的新人而言受益良多。

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赵婧像她的前辈那样始终坚持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探索新手段新方法,她采用清晰的教学思路与细腻的工作方式,将课程重点与学生兴趣点融合,开展“生活案例—知识内化—工程案例”课堂教学实践,采用“驱动式引入—探究式推进—闯关式巩固”三阶段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辨、实践和创新能力。

赵婧说,因为化学专业非常抽象繁杂,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就花费了大量时间才把一些专业问题弄通搞懂。每每备新的课程前,她都会琢磨如何将专业知识“化繁为简”,如何能用专业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困惑,如何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抬头率”和“互动率”,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有一次在讲“蒸馏过程”,赵婧就用制酒来解释蒸馏,还告诉学生为什么一种酒的名字叫“二锅头”,为什么有的酒辣味会比较大……看着学生听得入神,她不断加深专业难度,让学生像玩游戏一样一关一关完成学习内容,并逐步将专业与工程和科研相结合,这种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学生谢明珠说:“赵婧老师的课很有趣,她上课既有激情又很生动,我们都爱听,下课也爱与我们讨论问题,感觉我们和老师的距离很近。”

匠心求索育新人

亲其道,信其师。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相近、兴趣相仿,与学生的沟通更顺畅,因此其示范作用也会更具影响。赵婧说,2019级有位男同学,每次上她的专业课都会来得很早,但总喜欢坐在最后一排,这引起了赵婧的注意。通过课间与这位男生多次交谈,她发现这个男同学性格腼腆内向,但是对于专业课非常热爱,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在赵婧的鼓励下,这位同学性格逐渐变得开朗外向,不仅平时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顺利通过了研究生招生考试。赵婧说,学生要因材施教,评价一个学生,不仅仅要通过他平常的表现,或者平时某一门课程的成绩,而是要全面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学生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也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为此,青年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提升自身修养,立志做好学生的“大先生”。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赵婧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干,从2018年开始准备参加各类比赛,连续两届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获得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期间又多次参加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经过六年的锤炼磨砺,她不断挑战自我,在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从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体现学科特色、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与信息化技术手段、如何创造一个生动的课堂环境等多维度严磨、细磨、精磨,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功底和课堂掌控能力,增强了化学专业枯燥抽象理论知识的直观性、易懂性与趣味性,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上都有了质的提高。从上好一节课走向上好一门课,她真正把课程打造成“知识有广度、学问有深度、思维有高度、德育有温度”的精品课。

教育既要培根铸魂,也要启智润心。赵婧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工作任务,而是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不仅是一种社会职业,更是千万家庭期盼子女成才的责任担当。教学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说教演示,而是启迪心智感悟心灵的一次次碰撞。在她和同事的倾心培育下,先后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她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次在国家和省级等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多名研究生在SCI、CSCD检索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追求创新无止境

科研教学相得益彰,这也是赵婧一直努力的方向。她深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兼具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身份,也肩负着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的双重责任。她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潜心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药物载体、智能水凝胶、仿生催化剂在石油化工、环保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一次次地重复实验,一遍遍地修改论文。凭着这份执着和热爱,她在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她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2项,省青年人才托举项目1项);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高等科学技术奖1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1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学生知识需求越来越多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学习新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赵婧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学习大量现代教学的技术手段,不断拓宽视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下现代教育的理念,更新知识储备,大胆尝试基于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的新方法,努力把最新的学术前沿热点带给学生。

“教书育人的收获和身为教师的喜悦,只有全身心投入和真正热爱,才能够深切地体会。我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做一名‘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贡献力量。”赵婧说。


下一条:榜样力量之六十:教书育人之路上的耕耘者——记2023年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王晓华教授